“上半年農產品銷售額527萬元,已經接近去年全年530萬元的銷售額,1-7月銷售額達到572.23萬元,同比更是翻了一番,我們正依托‘產供銷’一體化模式,讓農墾好物加速走向廣闊市場!”南通公司旗下墾優鮮品供應鏈公司負責經營工作的職業經理人杜敏語氣中透著振奮。這串數字背后,是一條從田間到餐桌、從生產源頭到多元渠道高效協同的特色產業發展鏈條正日益強韌。
“產”字筑基,合作擴圈、矩陣成型。特色產業要壯大,產品是根基。南通暢園春餐飲管理公司的生產車間里十分繁忙,其名下的“錦春鮮包”是南通家喻戶曉的面食品牌,熟練的工人正將泰興曲霞面粉公司特供的“雪霞”牌優質粉和蘇墾漁業蝦仁組合成“墾品會”手工蝦仁包子——通過“原料基地保障+中央廚房加工+聯名品牌銷售”模式,墾優鮮品正逐步將傳統農產品與現代食品工業進行“聯姻”,轉化為高附加值的預制菜產品。“我們深刻認識到,單打獨斗不行,必須借力優質伙伴,整合資源提升產業能級。”杜敏介紹道。今年以來,公司通過定制加工、聯名開發、全鏈嚴控品質,與“江蘇老字號”南通五山釀造公司合作孵化了“墾品會調味禮盒”、與上海崇明農場大瀛食品公司共同開發了“墾品會四色玉米禮盒”等市場反響熱烈的特色產品,截至7月底,“墾品會”各品類禮盒銷售4000余盒,銷售額近30萬元。同時,積極與南通市供銷合作總社、南通職業大學等單位深化對接,在品牌建設、市場拓展和產業鏈協同上汲取智慧,為特色產業持續升級注入源頭活水。
“供”字強鏈,精細管理,夯實基礎。供應鏈的韌性與效率,是特色農產品突圍的關鍵命脈。面對糧油等大宗農產品的價格波動風險,墾優鮮品展現出前瞻性布局,與蘇州蘇墾簽訂協議,精準鎖定80噸大米的未來采購價格。“這相當于為我們的成本上了‘保險’,”杜敏解釋道,“有效對沖了后續市場上漲風險,預計直接降低采購成本2%。”未來,這一成熟的風控模式將向更多大宗農產品品類拓展。為確保產品高效、新鮮觸達終端,對大型企業、餐飲公司等核心B端客戶,投入資源建立了自有配送車隊,實施定時、定點、定線的精準配送服務;針對日益增長的電商訂單和分散的C端客戶,公司選擇與京東物流達成深度戰略合作,依托其覆蓋全國的倉配網絡和高效的“限時達”服務,顯著提升配送時效與消費者體驗,同時通過規模效應有效壓縮了綜合物流成本。而走進墾優鮮品的倉儲中心,分區明確、整潔有序的景象映入眼簾——保潔區、非食區、日常批發區等標識清晰,倉庫管理員顧曉云正一絲不茍地按照新制定的檢查表,對庫存大米進行每日例行的溫濕度檢查和蟲害巡查。“重點物資,尤其是糧油產品,必須確保萬無一失。”這些精細化的管理為產品品質和供應時效提供了堅實保障,也折射出公司向現代化供應鏈企業邁進的堅定步伐。
“銷”字突圍,線上線下,雙輪驅動。銷售是實現價值的“最后一公里”。在線下渠道,墾品會旗艦門店零售表現穩健,日均銷售額穩定在1萬元左右。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門店貨架的變化——養樂多、良品鋪子等12家知名快消品牌的產品整齊陳列。“引入這些優質供應商伙伴后,我們的零食品類豐富度提升了約50%,顧客的選擇更多了,門店的吸引力也增強了。”門店銷售人員曹振雷邊整理貨架邊介紹。線上破局是當下的重中之重。公司傾力打造的“墾品會”專屬小程序已于7月初如期上線,界面簡潔,操作流暢。“看著這個小程序從藍圖變成現實,大家都很期待它能成為我們線上突圍的利器。”曹振雷充滿干勁地說。與此同時,與中鐵四局深度合作的“四局商城”APP已首批上線了20款精選墾區特色農產品。雖然7月線上各平臺銷售絕對值尚在爬坡階段,但公司搭建線上矩陣的決心堅定不移:進駐拼多多、京東等主流電商平臺,以及抖音、小紅書等內容平臺的準備工作已進入沖刺階段,直播間硬件設施也已搭建完畢,結合墾區營銷大賽的要求開展每日1—2次的微信直播和配套的短視頻引流,全力激活線上銷售潛能。
從深化多元合作筑牢產業根基,到精耕細作優化供應鏈管理,再到線上線下雙輪驅動開拓市場——墾優鮮品公司以“產供銷”一體化模式為核心引擎,朝著2025年達到農場公司特色產業發展二星級標準的目標穩步前行,奮力闖出一條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